R&D人生-換個立場了解狀況 難解的心結竟然迎刃而解





盧慶儒��DIGITIMES



2007/10/01











 



 前言:在職場中人與人的摩擦,往往來自立足點的看法不同,如何在跟自己不同的看法中,找到自己快意的平衡點,又如何使不同的人轉變成自己的加分助力,卻往往是來自於自己想法的改變。

拿著記事本腳步闌珊的走出會議室,KK實在很不願意參加每月1次的研發、業務部門的會議。KK心裡想,「老是在客戶那邊包山包海的,回來再要工程師盡做些不可能的任務。」


KK進公司幾年後,混到了個研發經理職位。不過KK1個老實人,在會議中永遠都說不贏口才一流的業務。業務經理GG,是KK大學電子系的同學,當讀完研究所後,就到公司從基層業務做起,GG面對客戶時,只要是訂單就絕對沒問題,當品質出狀況的時候,陪笑之後,當然一切都好談,也練就了能顛倒是非的好功夫。因此面對同樣1件事由於立場的不一樣,使得GGKK經常出現對立的狀態,而同學的情誼久而久之也就淡薄了。


「拜託,這叫什麼創新功能,根本不會有市場的啦。」每次當GG對著產品新功能提案指責時,每1句話對於KK來說,就是一記的狠狠的悶棍,這樣的狀況已經不止1次了。GG心裡想著,「天天窩在辦公室裡,怎麼可能了解市場的變化有多快,能力這麼強的話,不會自己去跑客戶,就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了。」


開會經常沒有結論下,使得新產品的開發進度愈來愈慢,而老板的臉色也愈來愈難看了,終於老板受不了,把GGKK叫到跟前來,要他們倆好好的想法解決,不能再一直拖下去。


而公司不大,根本不可能配置FAEPM之類的人員,也因為這樣,公司生存的法則,大多是依賴業務從外面搜刮一些新產品,叫研發依樣畫葫蘆之外,再根據業務或研發天馬行空的意見,增加了一些新功能,然後推出上市。


KK在口才上已經是先天居於弱勢了,再加上老闆是一面倒的站在業務這一方,讓KK幾乎快出現不如歸去的想法。「KK啊,業務是擔負著公司營收的主力部隊,相信他們應該也是為了公司好,所以如果可以的話,那就嘗試著開發看看。」老闆講完之後,喝口水看著KK

「修改設計不是說改就改,當初定案之後,也是大家同意的。這樣是不是永遠都改不完?KK辯駁著說。KK話還沒說完,GG就搶白說,「市場一直在改變,業務在外面奔波銷售後,也把最新的訊息帶回來,當然也希望能夠開發出更受客戶喜愛的產品,這樣我們的努力才能夠獲得一些成就感啊。」


聽在KK耳裡似乎有另外一層涵義,似乎是「說穿了,產品賣的好都是業務自己的功勞,賣的不好就開始推托是因為設計不當。」雙方你一言、我一語的,似乎難有交集之處,最後老闆也受不了了,下了道命令,「以後研發主管都需要跟業務去拜訪客戶, 3個月以後再討論成效。」除了預防KK抱怨業務總是亂開支票外,老闆也想讓研發也能夠了解真實的商業戰場情況。

GG心裡想著,「我到底是業務?還是PM啊?」、KK心裡想著,「我到底是RD?還是FAE啊?」

兩人對望了一眼,忽然間明白這下子彼此都在同一條船上。老闆走出會議室後,GG拿出煙遞給KK,打開記事本開始跟KK解釋明天的行程跟客戶狀況。接下來幾個星期,跟著GG在外面四處拜訪客戶,KK發現GG靈活多變以及抓得住客戶胃口的優點,也感受到客戶「愛找麻煩」及市場的喜新厭舊特質;GG則借重了KK專業知識,補強了客戶對產品的技術上的疑問,更贏得客戶信賴,現在只要GG開口推薦的產品,客戶二話不說就簽下訂單。兩人拋開不同立場後,越來越有默契,在客戶間也建立了好口碑,短時間把業績提高了將近1倍,KK對開發產品也有了更多的新想法。


這天兩人在學校附近跑完業務後,兩人一起到從前常去去的冰店吃剉冰,從學生時代聊到現在,忍不住打鬧起來,兩人深深體會到:任何不同的立場都可以當朋友,朋友就是幫你加分的人,把敵對的人當朋友,就可以為自己加分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相連阿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